生活中如果我們想形容做一件事情很難,自身力量太小,對解決問題無濟于事會用一個成語來表達——杯水車薪。如果形容一個人十分自私吝嗇會用一個成語來表達——一毛不拔。那這些成語到底出自哪里呢,我們今天就來聊聊生活中常用到的出自于古籍中的成語典故。
一、《孟子》中的成語
1、【杯水車薪】謂一杯水,救一車燃燒的柴,喻無濟于事。
《孟子·告子》:“今之為仁者,猶以一杯水,救一車薪之火也。”
2、【不為已甚】謂不做過分的事。為,做。已甚,過分。
《孟子·離婁下》:“仲尼不為已甚者。”宋·邵雍《寒夜吟》:“不出既往言,不為已甚事。”
3、【始作俑者】俑,古代用來殉葬的木制或陶制的偶人。后用來比喻某種壞事或惡劣風氣的創始者,貶義詞。
《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無后乎!’為其象人而用之也。”
4、【事半功倍】事,要做的事情,指措施。功,功效。意為措施只有古人的一半,而收到加倍的功效。后形容費力小,收效大。(注意與其反義詞“事倍功半”的區別)
《孟子·公孫丑上》:“當今之時,萬乘之國行仁政,民之悅之,猶解倒懸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
5、【一毛不拔】形容十分自私吝嗇。
《孟子·盡心上》:“楊子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
二、《荀子》中的成語
1、【兵不血刃】兵:武器;刃:刀劍等的鋒利部分。兵器上沒有沾上血。形容未經戰斗就輕易取得了勝利?!盾髯?middot;議兵》:“故近者親其善,遠方慕其德,兵不血刃,遠邇來服。”
2、【持之有故】持:持論,主張;有故:有根據。指所持的見解和主張有一定的根據?!盾髯?middot;非十二子》:“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
3、【后發制人】發:發動;制:控制,制服。等對方先動手,再抓住有利時機反擊,制服對方?!盾髯?middot;議兵》: “后之發,先之至,此用兵之要術也。”
4、【約定俗成】指事物的名稱或社會習慣往往是由人民群眾經過長期社會實踐而確定或形成的?!盾髯?middot;正名》:“名無固宜,約之以命,約定俗成謂之宜,異于約則謂之不宜。”
三、《韓非子》中的成語
1、【吹毛求疵】求,尋找;疵,缺點,小毛病。吹開皮上的毛,尋找里面的毛病。比喻故意挑剔別人的毛病、缺點,尋找差錯?!俄n非子·大體》:“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之難。”
2、【道不拾遺】遺:失物。路上沒有人把別人丟失的東西拾走。形容社會風氣好?!俄n非子·外儲說左上》:“國無盜賊,道不拾遺。”
3、【老馬識途】老馬認識路。比喻有經驗的人對事情比較熟悉?!俄n非子·說林上》:“管仲、隰朋從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馬而隨之。遂得道。”
【試題練習】(單選)1.下列典故出自于《孟子》的是( )。
A.老馬識途
B.簞食瓢飲
C.一毛不拔
D.吹毛求疵
【中公答案】C。解析:老馬識途、吹毛求疵出自于《韓非子》,簞食瓢飲出自于《論語》。故本題答案為 C。
聲明:本站點發布的來源標注為“中公教育”的文章,版權均屬中公教育所有,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歡迎關注(中公教育公基常識頻道)
掃碼系統刷題,參加每周??即筚?/p>
下載安裝后,點擊“刷題”按鈕即可暢享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
05-19
05-18
05-13
05-12
04-26
04-22
05-20
05-19
05-19
05-19
05-19
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