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8日至10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強等出席會議。習近平總書記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總結2021年經濟工作,分析當前經濟形勢,部署2022年經濟工作,明確2022年中國經濟仍將堅持穩中求進的總體基調,要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
2021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結合當前經濟形式,明確2022年中國經濟仍將堅持穩中求進的總體基調,要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對此,請談談你的看法。
1.表明觀點。
“穩字當頭,穩中求進”是黨中央對國內外形勢準確判斷后的英明決策。穩中求進不是無所作為、不是一味求穩,而是要在把握好度、把握好時機的前提下有所作為,推動我國經濟更高質量發展。
2.多角度分析。
(1)背景。一方面,世紀疫情沖擊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疊加下,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和不確定;另一方面,我國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在多重背景下,“穩字當頭,穩中求進”是中國經濟發展的關鍵。
(2)意義。①保障社會大局的基本穩定。“穩字當頭,穩中求進”是為了讓2022年的發展能夠使經濟保持在一個合理的區間,使社會大局保持穩定,為“二十大”召開奠定穩定的環境;②為做好經濟工作提供正確方法。我國能夠充分審時度勢,看到周邊環境的變化及國內發展階段的變化,提出“穩”的發展方向,為中國經濟發展提供重要保障;③能夠應對國內外不確定性戰略思維。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經濟工作實踐表明,不能在指標上一味追求速度,只有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才能實現經濟由高速發展向高質量發展。
3.結合實際談對策。
(1)宏觀政策要穩健有效。積極推出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準、可持續;切實保障消費和投資穩定,重點外資外貿穩定,核心支柱產業穩定等。
(2)微觀政策要激發市場主體活力。要加強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等,為企業競相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
(3)結構政策要著力暢通國民經濟循環。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打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加快數字化改造,促進傳統產業升級。
聲明:本站點發布的來源標注為“中公教育”的文章,版權均屬中公教育所有,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歡迎關注(中公教育面試科目頻道)
及時掌握面試考試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
05-20
05-20
05-19
05-18
05-17
05-16
05-20
05-20
05-20
05-20
05-20
05-20
05-20
05-20
05-20
05-19
05-19
05-19
05-19
05-19
05-19
05-19
05-19
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