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山東省濟南市主持召開深入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在有關部門和沿黃河省區干部群眾中引發熱烈反響。大家表示,一定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堅決落實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部署,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現代化道路??梢?,生態地位遠遠高于我們經濟地位,要讓“綠色”成為發展主色調不僅是歷史發展的必然,也是國家可持續發展的需要。綠色發展不僅僅是發展的理念,更是全國14億人民的共同心聲。
2021年10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指出“要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現代化道路”。請你談談對“綠色發展”的看法。
一、闡述道理,表明自己觀點。
十九大中提出,我們要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這就說明綠色是改善發展質量的關鍵要素,只有堅持綠色發展戰略,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才能實現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協調統一,人與自然和諧共處。
二、結合實際分析綠色發展的重要性。
1.綠色發展滿足人民生活期望。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對于老百姓而言,幸福的概念不僅僅局限于腰包鼓起來,更有大地綠起來、大海藍起來、空氣清鮮起來。只有堅持“生態綠色發展”,提供優質生態產品,才能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讓老百姓更有幸福感、收獲感。
2.綠色發展推動經濟高質量增長。過去粗放式的經濟發展方式使我國快速發展、集聚大量財富,但與此同時也積累了諸多環境問題,如今在綠色發展理念的影響下,各地積極部署將閑置、低效率利用資源資產盤活,助力集體和百姓增收,將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帶動當地經濟發展。
3.綠色發展體現大國擔當與實力。從大力推進綠色“一帶一路”建設的中國倡議,到《生物多樣性公約》中共同構建地球生命共同體的號召,從1979年到現在40多年的中國植樹活動,再到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土綠化行動,實施退耕還林、還草,無一不是中國為共謀全球生態文明建設貢獻的中國方案,而這些大大提升了我國在全球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治理體系中的話語權和影響力。
三、結合實際、談對策。
1.正確處理發展和保護間的關系。經濟發展需要我們處理好發展和保護的關系,任何發展都不能以破壞環境為代價,始終守好環境保護的紅線,推動全面發展。各個領域各個環節推進,從改善環境質量到改善生態系統穩定性,到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綜合施策,系統治理。促進經濟社會全面綠色發展,
2. 發動人民力量推動綠色發展。號召農民參與到環境保護和治理中來,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提倡綠色出行,低碳生活。同時,保障農民的基本權益,做到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從根本上提升他們的幸福感、安全感和滿足感。
3.積極學習把握工作方向。主管部門要及時召開座談會,宣讀文件精神,促進高耗能,高排放企業積極轉型,發展業態經濟。強化生態文明宣傳教育,增強全民的節約意識、環保意識,營造愛護保護生態環境的良好風尚。
聲明:本站點發布的來源標注為“中公教育”的文章,版權均屬中公教育所有,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歡迎關注(中公教育面試科目頻道)
及時掌握面試考試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
05-19
05-16
05-10
05-07
05-05
04-29
05-20
05-20
05-20
05-20
05-20
05-20
05-20
05-20
05-20
05-19
05-19
05-19
05-19
05-19
05-19
05-19
05-19
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