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已經連續多年發表新年賀詞。每年的賀詞不同,但是“人民”始終是習近平總書記每一年新年賀詞的中心,讓我們倍感溫暖、滿懷豪情。2022年新年前夕,習近平總書記也發表了二〇二二年新年賀詞。習近平總書記說:“‘民之所憂,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我也是從農村出來的,對貧困有著切身感受。經過一代又一代的接續努力,以前貧困的人們,現在也能吃飽肚子、穿暖衣裳,有學上、有房住、有醫保。全面小康、擺脫貧困是我們黨給人民的交代,也是對世界的貢獻。讓大家過上更好生活,我們不能滿足于眼前的成績,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這些樸實的話語蘊含著無限真摯的情感,具有直抵人心的溫度和力量,撥動了無數人的心弦。
習近平總書記在2022年新年賀詞中提出:“民之所憂,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對此,請談談你的看法。
1.解釋含義,揭示道理。
習近平總書記的這句話鮮明地表達了黨和政府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立場和價值取向,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濃濃的愛民情懷。因此,對于政府工作人員,尤其是工作在一線,經常與人民群眾打交道的基層工作人員來說,更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把群眾的愁心事放在心上,積極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
2.多角度分析“以人民為中心”的重要性。
(1)結合先進事例進行分析。無數革命先輩用他們的英勇事跡講述了一個又一個把群眾放在心上的故事。長征路途中的女紅軍“自己只有一條被子,還要剪下半條給群眾”;焦裕祿同志“心中永遠裝著群眾,卻忘了自己的病體”;年輕的白衣天使們不顧個人安危,第一時間沖到抗“疫”第一線,都是將人民放在心上,以人民為中心的體現。
(2)結合工作實際進行分析。一方面,群眾的愁心事是政府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令群眾憂愁的事情一定是困擾群眾已久的老大難問題,這些問題解決不掉勢必會影響群眾的生活質量,因此,為了讓人民群眾能夠上高質量生活,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化解群眾的愁心事是每一個公務員肩負的使命,這也是檢驗我們工作成果的重要標準;另一方面,群眾的期盼是提升基層服務能力的源動力和創新力。人民群眾期盼的事情是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向往,更是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追求。雖然,實現群眾的期盼對基層工作人員有著不小的挑戰,但是,這也是激發我們內在工作動力和創新力的源泉。
(3)結合黨的宗旨進行分析。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黨的宗旨,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日起,就把人民立場作為自己的根本政治立場,把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確立為自己的初心使命。
3.結合實際,談具體做法。
(1)樹立正確的政績觀。要把為民造福作為最重要的政績。堅持人民至上的執政理念,切實增強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始終將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2)對“民之所憂、民之所盼”要有數。要真正走入到群眾中間去,與老百姓面對面、手拉手聊聊天,交朋友。通過各種方式進行科學調研,聽民之所想。比如可以學習青島“吐槽大會”的經驗,學習社區“聽證會、議事會”的方式,聽民意、匯民智。
(3)要不斷改善民生,讓群眾過上幸福生活。未來,民生底色應該更加鮮亮,尤其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扎實推動共同富裕、“房住不炒”等方面要持續改進,以便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聲明:本站點發布的來源標注為“中公教育”的文章,版權均屬中公教育所有,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歡迎關注(中公教育面試科目頻道)
及時掌握面試考試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
05-16
05-13
05-13
05-12
05-12
05-09
05-16
05-16
05-16
05-16
05-16
05-16
05-16
05-16
05-13
05-13
05-13
05-13
05-13
05-13
05-13
05-13
05-13
05-12